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病毒对热敏,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月之久 ()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病毒对热敏,56℃30分钟可灭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登革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无包膜RNA病毒

B.以蚊为传播媒介

C.引起登革热

D.临床表现形式有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热-休克综合征3种

E.机体感染后以体液免疫为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
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对热敏感,56℃钟可灭活,但在 4 ℃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登革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学应答,描述正确的是()

A.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

B.对不同型登革热病毒感染可以形成有效保护

C.再次感染不同型别登革病毒会引发非中和性交叉反应抗体增加,引起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DE)

D.ADE是引起重症登革热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登革热疫苗研发的重要障碍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登革热说法错误的是()

A.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B.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C.人群普遍易感

D.感染后均可发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初次或二次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内还会出现病毒非结构蛋白()抗原,该抗原对登革热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A、NS1

B、NS2a

C、NS3

D、NS4a

E、NS5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登革病毒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B、登革病毒二次感染所致的ADE、细胞因子风暴、病毒毒力变异等宿主因素与病毒因素在重症登革热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C、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充血,血浆蛋白及血液有形成分外渗,引起血液浓缩、出血和休克等病理生理改变

D、重症登革热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外渗,并无明显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感染后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剧痛的病毒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C、登革

感染后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剧痛的病毒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C、登革病毒

D、狂犬病毒

E、麻疹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产生抗登革病毒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对登革病毒有较强的中和作用

B.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

C.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均与之相关

D.可促进登革病毒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复制

E.婴儿可通过胎盘获得该抗体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