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成长,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经历了三次大的组织变革。1984年,海尔前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成长,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经历了三次大的组织变革。

1984年,海尔前身的原有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制。海尔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只有800人,规模小,生产单一型号的冰箱产品,引进德国力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营业额348万元,资不抵债。此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冰箱短缺,市场容量很大,竞争对手少,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采取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统一指挥的优势。张瑞敏重质量(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抓效率,规范内部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为海尔的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能制组织一度在海尔的成长期起到很大作用,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在规模成长阶段,保持行政色彩,集中管理,统一指挥。但是企业做大后,这种结构就完全不适应了。企业由上到下都是行政隶属关系,一级传递一级,集团是投资决策中心,本部是经营决策中。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分厂是成本中心,班组是质量中心。结果,所有的人只面对上级,都没有面对市场,没有责任对整个过程负责,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对大规模企业灵活管理。

1992年,海尔发动了第一次组织结构大变革:海尔集团的“联合舰队”组织管理模式(现代企业集团)。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从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利用品牌和管理优势.采取“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进行扩张。为了加强控制,集团总部成立项目开发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质量认证中心。这一变革使海尔迅速成长。

1994年海尔进行了第二次组织结构大变革:事业部制。当下属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集团公司的管理成本里边际递增趋势,出现规模不经济,且风险过度集中于集团公司,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为此,海尔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造,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成立了冰箱事业发展部、冷柜事业发展部、洗衣机事业发展部、空调事业发展部、金 融事业发展部及生物工程事业发展部,形成以集团为投资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事 业分部为成本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1998年销售收入达168亿元。

1999年,海尔进行了第三次组织结构大变革: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为了与国际接轨,1999年海尔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美国建厂。为配合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采取了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

实行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是对组织结构进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变革,即在流程化的基础上,通过SST(市场链)合同实现流程间的咬合。扁平化、信息化的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管理费用,克服了“大企业病”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结构的创新必然带来企业系统功能的创新,海尔的实践证明,流程型网络组织结构达到了三个效果,即顾客零距离、资金零占用、质量零缺陷,使海尔的经营进入更高的层次,达到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讨论题:

请分析海尔集团的三次组织变革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成长,规模不断扩大,集团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 。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海尔集团1984年创立于 。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海尔集团的发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海尔集团至今共经历6个发展阶段

B.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

C.2019年起,海尔集团进入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D.2019年起,海尔集团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海尔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海尔集团创立于 1984 年,最早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目前海尔集团产品涵盖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电视、厨电、智慧家电和定制产品八大品类。在几十年的成长路上,海尔洞察家庭生活的需求变化,不断将海尔品牌打造成代表时代进步的同龄品牌。如今,海尔探索、深挖智慧家电领域,以“海尔智慧家庭,定制美好生活”为口号,将人工智能等智慧科技融入家电产品中,重新定义智慧家庭。在海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案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3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

海尔集团财务管理案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3年来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32,总数超过50000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的跨国企业集团。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第四次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目前,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扩大。

海尔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该信息系统共包括MM(物料管理)、PP(制造与计划)、SD(销售与订单管理)和FIJCO(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四个模块。海尔实施ERP后,顾客订单不但1天内完成“客户-商流-工厂计划-仓库-采购-供应商”的过程,而且准确率极高。对于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订单,防止暗箱收货,而财务在收货的同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行真正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效率与准确性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ERP财务控制系统使海尔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库存资金周转时间从30天降低到12天,呆滞物资率降低了73.8%,库存面积减少了50%,节约资金7亿元,同比减少67%。

23年来,海尔一直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是与企业高科技发展并存的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海尔文化包括企业理念和管理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有机结合,渗透到集团各个分支机构和实业经营部门的经营管理中,贯穿于海尔的管理、质量、检测、销售、服务、资产重组、体制转换、跨国经营、科研、教育等领域之中。具体体现在企业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规章制度的实践中,如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体系、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励和竞争的奖惩制度、职业纪律与规范、环境建设、员工行为仪表等等。海尔在不断地创新、运作、反馈、提高、再创新、再运作、再反馈、再提高中逐步增强自己的实力。于是海尔就有了这样的文化:把人当作主体和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使每个主体富有热情和审美特征,积极地、富有责任感地从事创造性实践,把客观的严格的管理体制和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和谐、完美地结合起来。

海尔在分析了企业兼并的国际运行机制后决定选择吃“休克鱼”,并对吃来的“休克鱼”实施文化兼并。何谓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也就是指一些硬件较好而管理不行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市场的后面,但是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把握住市场,很快就能重新振作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近10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18家企业,其中有14家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但最终扭亏为盈,盘活的资产增至14.2亿元。1995年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事件就很好地展示了海尔文化的魅力。当时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4亿多元,而负债高达5亿元,兼并后海尔没有注入一分钱,没有增加一台机器,只是派了三位管理人员将海尔文化、海尔的管理体系带到被兼并企业,使被兼并企业的员工从思想上、观念上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三个月后该公司停止了亏损,五个月后摆脱财务困境且盈利151万元。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并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购买期权而不是股票。通过文化兼并“休克鱼”,海尔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使其自身由单纯的电冰箱厂家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集团,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求: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海尔的成功经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生久集团创立于1984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海尔的腾飞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悖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
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家居集成在内的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在1984一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 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但海尔不断推出新型号和有高新技术的新产品,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平均每隔7.6升就开发一种型号,最小间隔只有1升。1993年5月22日,海尔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代全无氟电冰箱,节能效率达10%以上。1991年海尔合并了青岛空调器总厂,于12月成立海尔集团,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阶段。1997年9月,以进入彩电业为标志,海尔进入黑色家电、信息家电生产领域.同年,海尔兼并了贵州风华电冰箱厂、黄山电视机厂。1997年4月,海尔控股管理青岛第三制药厂。1938年成立海尔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1999年进入电脑业。海尔还相继自我投资设立期货、证券、咨询、广告、出租汽车公司,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问题:1.1991年前海尔实行的是什么战略?说明理由。2.海尔合并青岛空调器总厂是什么战略?说明理由。3.海尔进入彩电行业是什么战略说明理由。4.海尔兼并贵州风华电冰箱厂、黄山电视机厂是什么战略?说明理由。5.海尔进入制药、软件、期货、广告行业是什么战略?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