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女性,11岁。上下前牙牙面自幼有白色斑块。口腔检查:上下前牙和第一磨牙牙面有边界明确的白垩色斑,

其线纹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行吻合。叩诊(-),探诊有带状缺陷,无松动。初步诊断为釉质发育不全。防治措施不合适的是

A.复合树脂修复

B.磨除、酸蚀涂层法

C.待牙齿生长稳定后烤瓷修复

D.进行必要的防龋处理

E.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女性,11岁。上下前牙牙面自幼有白色斑块。口腔检查:上下前牙…”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女性,25岁,因牙面斑点要求进行前牙美观治疗,自诉从牙齿萌出后,牙面即有黄色斑块。查:全口牙
均可见不同程度散在黄褐色及白垩状斑。该患牙最可能的诊断为

A.釉质发育不全症

B.氟牙症

C.四环素牙

D.浅龋

E.遗传性乳牙本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女,26岁,要求上前牙美容修复。临床检查:上下前牙均有程度不同的黄褐色斑块,部分患牙有釉质缺损,质硬。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牙齿漂白

B.牙髓治疗后桩冠修复

C.树脂贴面修复

D.磨除着色部分

E.超声波洁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男性,46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发现双颊黏膜发白5个月 。(2)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发现双颊黏膜发白,舔之有不平、发涩的感觉 。无疼痛,未曾治疗 。患者有吸烟史10年,每天1包 。(3)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 。(4)临床检查:双颊沿咬合线处宽约1cm白色斑块,表面光滑,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触之质软,不粗糙,周围黏膜正常,未见糜烂面,白色斑块无法擦掉 。全口牙石Ⅰ度,牙龈红肿,探诊牙龈易出血,牙面有色素沉着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男,因上前牙有白色斑块要求治疗。检查:左上中切牙及右上中切牙唇面有白垩斑,探诊光滑、硬。余牙未见明显异常。该患牙诊断为()

A.浅龋

B.釉质发育不全

C.氟牙症

D.四环素牙

E.牙本质发育不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25岁,口腔内上下前牙龈乳头消失,并凹陷,呈反波浪形,龈牙间乳头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开,无坏死,下方有牙石软垢。血象正常。可能的原因是()

A.疱疹性龈口炎

B.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龈坏死

C.慢性龈缘炎

D.慢性坏死性龈炎

E.龈乳头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男性,46岁。病例摘要(1)主诉:发现双颊黏膜发白5个月。(2)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发现双颊黏膜发白,舔之有不平、发涩的感觉。无疼痛,未曾治疗。患者有吸烟史10年,每天1包。(3)既往史:无重大疾病史。(4)临床检查:双颊沿咬合线处宽约1cm白色斑块,表面光滑,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触之质软,不粗糙,周围黏膜正常,未见糜烂面,白色斑块无法擦掉。全口牙石Ⅰ度,牙龈红肿,探诊牙龈易出血,牙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性,25岁,口腔内上下前牙龈乳头消失并凹陷,呈反波浪形,牙龈间乳头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开,下方
有牙石、牙垢,无龈坏死。可能的原因是

A、疱疹性龈口炎

B、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龈坏死

C、慢性龈缘炎

D、慢性坏死性龈炎

E、龈乳头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男,29岁,口腔内上下前牙龈乳头消失,并凹陷,呈反波浪形,牙龈间乳头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开,下方
有牙石牙垢,无龈坏死。可能的原因是

A.慢性龈缘炎

B.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龈坏死

C.疱疹性龈口炎

D.慢性坏死性龈炎

E.龈乳头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男,25岁,口腔内上下前牙龈乳头消失,并凹陷,呈反波浪形,牙龈间乳头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开,下方
有牙石牙垢,无龈坏死。可能的原因是

A.疱疹性龈口炎

B.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龈坏死

C.慢性龈缘炎

D.慢性坏死性龈炎

E.龈乳头炎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