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科技发展史,曾经对一个现象迷惑不解——中国人对“场”和“远程作用力”的认识要比西方早1500年,但真正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的现代电磁学量子力学却最早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是为什么?以下哪项文化特质可能解释李约瑟提出的难题()。

A.高语境/低语境

B.情绪表达/情绪抑制

C.松文化/紧文化

D.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科技发展史,曾经对一个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3、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科技发展史,曾经对一个现象迷惑不解——中国人对“场”和“远程作用力”的认识要比西方早1500 年,但真正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的现代电磁学量子力学却最早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是为什么?以下哪项文化特质可能解释李约瑟提出的难题?()

A.高语境/低语境

B.情绪表达/情绪抑制

C.松文化/紧文化

D.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被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一部著作是______。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二级识别”是英国学者戚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概念。()

“二级识别”是英国学者戚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学者曾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预测,世界范围内将发生严重的铜资源短缺。现在的
情况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勘探后推算,地球地表的铜资源储量至少可达30亿吨,可供人类使用18.5万年。随着人类勘探技术的提高,这个数字在未来还有可能继续攀升。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不断改正错误科技才能进步

B.地球铜资源远未枯竭

C.铜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权威学者也会犯大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 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A.李约瑟

B.培根

C.牛顿

D.达尔文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肆

D.火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学者开始了对洞穴的大规模研究始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学者开始了对洞穴的大规模研究始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中国科技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的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B.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比较准确演示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

C.麻沸散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

D.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