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请教: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第1大题第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4 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 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又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两大类,下列属于生长需要的是()。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审美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E.尊重需要

【我提交的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AC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具体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理解。本题属于识记型题目。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是不是这道题目出错了,在书上并没有生长需要与缺失需要的说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在网上也没有搜到相关内容 ,望专家给于指导 。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请教: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第1大…”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请教:山东省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第1大题第5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5 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A.准备率

B.练习率

B.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

【我提交的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我认为答案应该是A准备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请教: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5)第1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4 题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请教: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5)第1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题目描述

【我提交的答案】:B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请教: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9)第1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4 题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请教: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9)第1大题第4小题如何解答?【题目

【我提交的答案】:BC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本题考查对言语直观的理解,言语直观是指借助于形象化的语言使学生形成关于事物的想象表象。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请问三个直观方式中除了实物直观,其余两项应该都是正确的,模像直观包括图片图表等都可以间接展现历史生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请教:山东省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题第1大题第28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28 题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

B.惩罚

B.负强化

D.抑制

E.正强化

【我提交的答案】:B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分析: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正强化是指实施奖励提高反应发生概率,而负强化是撤销惩罚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提议为撤销处分巩固行为也就是说通过撤销惩罚巩固行为,答案为什么会是正强化呢,请给出正确答案并给出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请教:2008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第1大题第19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

A、疏导原则

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我提交的答案】: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为何不选择D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教: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9)第1大题第5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5 题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我提交的答案】:B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请教: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预测试卷(10)第1大题第6小题如何解答?为什么是A

【题目描述】

第 6 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请教: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预测试卷(10)第1大题第6小题如何解答?为什么是A

【我提交的答案】:D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为什么是答案A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请教:四川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2)第1大题第7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7 题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请教:四川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2)第1大题第7小题如何解答?【题目描

【我提交的答案】:A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教育的最基本的只能应该是传递文化吧,我不懂为什么是人口功能呢,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请教: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精选(第三章)第2大题第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8 题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请教: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习题精选(第三章)第2大题第小题如何解答?【题目描述】

【我提交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BDE

答案分析:

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我认为一切能够增加自己精神的或体质的努力都可以称之为“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请教:2010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9)第1大题第1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2 题“美德即知识”是( )的著名论点。请教:2010年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9)第1大题第12小题如何解答?【

【我提交的答案】:C
【参考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有了正确的知识就不会明知故犯。所以,知识即等于美德。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美德即知识”是( )的著名论点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