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静脉采血相关差错发生率=(同期静脉采血相关差错例数÷统计周期内静脉采血总例数)×100%包含:标本类型错误、标本容器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等()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静脉采血相关差错发生率=(同期静脉采血相关差错例数÷统计周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采集血标本穿刺部位,以下正确的是()

A.穿刺采血应在输液的对侧肢体进行

B.患有淋巴水肿、偏瘫的上肢应避免静脉穿刺

C.为降低溶血发生率可在肘窝部位的静脉进行穿刺

D.与放疗相关的血液循环受损的上肢应避免穿刺

E.如果必须在静脉输液通路肢体侧,穿刺点应低于该侧输液穿刺部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心静脉导管适用范围()

A.输注含有高渗、碱性或酸性类液体

B.患者需要静脉输注和频繁采血

C.与其他静脉通路相比,更愿意接受CVC的患者

D.一经需要,选择尺码最小、腔数最少的导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为诊断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标本采集正确的是()

A.经外周两侧肢体静脉穿刺各采血1套

B.经外周对侧肢体静脉穿刺采血1套,从导管内采血1套

C.拔除导管剪掉前端做培养,不需要采集外周血

D.仅从外周肢体采集1套血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怀疑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关于血培养采集,正确的是()需要拔管。如怀疑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拔管时建议进行导管尖端培养、经导管取血培养及经对侧静脉穿刺取血培养

A.可以拔除导管时,外周静脉采集2套血培养并送导管尖端培养

B.可以拔除导管时,经外周对侧静脉穿刺采血1套,从导管内采血1套,无菌方法拔出导管剪尖端5cm进行培养

C.不能拔除导管时,经外周对侧静脉穿刺采血1套,同时从导管内采血1套

D.不能拔除导管时,采集2套外周静脉血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静脉的特点、位置,采血量选择合适的采血针针号,宜选用()G采血针。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采血量大于20ml时宜使用()G及以下的采血针。

A、22,22

B、22,21

C、23,22

D、24,21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采血针选用正确的是()

A.成人常规宜使用直针采血

B.血培养标本采集时,宜使用蝶翼针

C.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采血量大于20ml时宜使用21G及以下的采血针

D.成人静脉采血时宜选用22G采血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哪种操作不会产生气溶胶()

A、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

B、心肺复苏

C、支气管镜检

D、静脉采血

E、吸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不包括?()

A.注射过程

B.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

C.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过程

D.采血、整理废弃针头

E.相关耗材存放整理过程中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静脉采血的相关器材()

A、选用不同容量的一次性注射器

B、专供医学检验用的真空定量采血装置

C、配备相应的针头、压脉带(止血带)

D、垫枕、垫纸、复合碘伏、无菌棉签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那些属于血培养采集部位的要求?()

A.建议从两侧上肢静脉(肘静脉)采血

B.不建议常规采集动脉血

C.可从静脉三通处肝素帽取下后采集血培养标本

D.常规血培养不宜从血管留置导管中采集,除非怀疑或需要排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管穿刺部位有分泌物不需要采集送检

B.导管需留置:经导管取血培养1套+经对侧静脉穿刺取血培养1套。2个来源的标本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并各自做好标记

C.导管需拔除:经导管取血培养1套+经对侧静脉穿刺取血培养1套+导管尖端培养(导管尖端剪断5CM)

D.采血时机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患者寒战时或发热初期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