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单选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提交
你的答案:
错误
正确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发表于1917年1月的《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917年1月1日,何人于《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蔡元培

B.陈独秀

C.胡 适

D.李大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17年2月18日,继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后,《新青年》再次发表()的《文学革命论》,其向旧道德、旧文化开战的态度更为明确,()也开始担当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帅。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周树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其中涉及文学内容的有三条,以下属于文学内容改良的主张是()。

A.须言之有物

B.不摹仿古人

C.不作无病呻吟

D.不用典

E.不讲对仗

F.不避俗字俗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周作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中国从文言走向现代白话具有革命性的第一文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鲁迅的《风波》最初发表于《新青年》,后收入其小说集《彷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18年,《新青年》为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精通古文的林纾为靶子,合作演出双簧戏的人是钱玄同和()。

A.鲁迅

B.胡适

C.刘半农

D.陈独秀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主张孙悟空形象由来是“本土说”的学者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陈寅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支撑”出自()。

A.李大钊

B.鲁迅

C.蔡元培

D.胡适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