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水钟虽不受天气影响,但是简单的水钟不够精确,他决定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摆,让同一个单摆自由摆动30秒钟,前10秒的摆动次数和后10秒的摆动次数相比()

A.前10秒摆动次数多

B.后10秒摆动次数多

C.摆动次数一样多

单选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提交
你的答案:
错误
正确
答案
C、摆动次数一样多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水钟虽不受天气影响,但是简单的水钟不够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取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某种气体的重大发现.请你
参与他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取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某种气体的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其密度 密度为1.2572克/升 实验二: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反应制取氮气,测得生成的纯氮气的密度为1.2508克/升.瑞利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了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差异,请你分析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空气中还含有少量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个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宋代()

A.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B.重文抑武国策

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政治生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地让学生自主设计
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方案......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各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分制法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 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完成的作业有读后感、有读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汤老师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网络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德国人买了一把中国的山寨刀具,他认为质量不合格,但经过多次的检测后发
现质量很好。因此网友说山寨货也有尊严,你怎么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爱迪生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经过几千次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下列诗词含义与上述故事的寓意一致的是()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风筝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东西,叫避雷针。
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风筝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东西,叫避雷针。

A.吉尔伯特

B.富兰克林

C.库仑

D.克莱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酒精凝固点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和酒精,张小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V酒精/mLV/mLV酒精/V观察现象
12.512.51/2-8℃未发现凝固
12.5301/4-8℃未发现凝固
12.5751/6-8℃混合液开始凝固
12.5370≈1/30-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750≈1/60-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3)请你来设计一种能将酒精和水从混合液中分离的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水准点的布设应在路中线可能经过的地方两侧50m~100m左右,且不受路线施工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图5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李老师是某学校小有名气的数学老师。他备课非常认真,自己对课上和作业里的每道题都事先演练,课堂讲解清晰明确,教学效果良好,课外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发现作业有错误就要求学生订正并罚抄10遍,每次测试都进行细致的质量分析,及时在班上公布每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他每年都挑选几位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自己家里进行辅导,被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学科竞赛的好成绩。他的辅导虽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李老师是某学校小有名气的数学老师。他备课非常认真,自己对课上和作业里的每道题都事先演练,课堂讲解清晰明确,教学效果良好,课外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发现作业有错误就要求学生订正并罚抄10遍,每次测试都进行细致的质量分析,及时在班上公布每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他每年都挑选几位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自己家里进行辅导,被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学科竞赛的好成绩。他的辅导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应该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诊断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