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一、简答题:(50分) 简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答案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内容是: 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 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 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 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 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一、简答题:(50分) 简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二、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附件为试卷。 一、简答题(每道题15分,共30分) 二、判断题(每道题10分,共20分) 三、拟定工艺路线:(50分)

A.Y.是

B.N.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本单元作业为识图题,共100分: 一、每空2.5分,共50分; 二、每空2分,共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8. 简述层流流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两大题: 第一题50分 第二题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两大题: 第一题50分 第二题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0. 简述水冷套式散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二、计算下列化合物的λmax(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7. 简述高铝砖的使用性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第6题50分 第7题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习题8-4: 第1题 50分 第10题(2) 50分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