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正确的选项是()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

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

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答案
AC 解析A项:绑架罪的既遂标准是将被绑架人绑到手就认定既遂,而不论其是否能够成功勒索财物。该项中,甲已将幼女乙绑架,构成既遂。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C项:该项涉及到共同犯罪的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争议较大。对于帮助犯的认定,只要起到可能的帮助效果就能认定为帮助犯,但是否既遂不一定。本案中在盗窃中没有能利用上钥匙取得车子,对于此时共谋的盗窃行为两者已经未遂(意志意外因素导致),而之后乙单独利用其它工具再盗窃属于新的盗窃行为,因此乙对之后的盗窃负既遂责任,而甲只需要对之前利用工具盗窃的行为负责,定未遂。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B项:抢夺罪的既遂标准和一般型财产犯罪一样,采取控制者失控说。本案中行为人虽只抢到半条项链,但不影响抢夺罪成立,那么是否既遂看是否失去对财物的控制,题干中说了跑出60余米,按司法考试的习惯,这样的描述意味着财产脱离所有权人控制,行为人取得财物,因此甲的抢夺行为已经既遂,后面扔掉的行为不影响之前已经既遂的事实。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D项:盗窃罪既遂标准采取取得控制说,在司法考试中,类似珠宝,戒指,等小型物品,行为人拿起来私藏即可视为已取得控制,除非刚要拿就被抓获才定未遂。本案中甲是在逃离时摔倒保安过来扶他才被发现的,由此推断在之前其偷取戒指时并未被发现,那么其行为已经既遂。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C。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正确的选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正确的选项是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

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

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19、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

B.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

C.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

D.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5、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万元不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10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万元不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10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

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

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不管甲是绑架未遂、绑架中止还是绑架既遂,乙、丙均成立犯罪既遂(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为强奸妇女乙,将其打成重伤,但甲在实施奸淫行为之前被人抓获的,甲成立强奸罪,适用“致使被害人重伤”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的处罚规定

B.甲为勒索钱财绑架乙,因担心案发而杀害乙,但乙被及时赶到的警察解救的,由于乙未死亡,对甲不应适用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的法定刑

C.甲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乘客的财物的,无论是否抢到他人财物,都应当适用加重情节的法定刑,以既遂论处

D.甲、乙意图轮奸妇女丙,甲实施奸淫行为后,乙还没来得及实施奸淫行为就被抓获,甲、乙成立强奸罪既遂的共犯,但不适用“二人以上轮奸”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为勒索财物,打算绑架富商之子吴某(5岁)。甲欺骗乙、丙说:“富商欠我100万元不 还,你们帮我扣押其子,成功后给你们每人10万元。”乙、丙将吴某扣押,但甲无法联系上富商,未能进行勒索。三天后,甲让乙、丙将吴某释放。吴某一人在回家路上溺水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乙、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但对乙、丙只能适用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要成立绑架罪的共同犯罪,需要各行为人就实施绑架行为达成合意,乙、丙是受到甲的欺骗而扣押吴某,二人主观上并无实施绑架的故意,三人并不成立绑架罪的共同犯罪。所以A选项表述错误。###SXB###B.甲未能实施勒索行为,属绑架未遂;甲主动让乙、丙放人,属绑架中止。绑架罪侵犯的法益是人质的行动自由与人身安全。当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控制了人质时,向被害人家属提出勒索财物要求,就是绑架罪既遂。如果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提出勒索财物要求,则构成绑架罪未遂。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利用乙、丙二人扣押吴某作为人质,吴某的行动自由被剥夺,人身安全受到侵犯,但没有提出勒索财物要求。甲成立绑架罪未遂,但不是中止。所以B选项表述错误。###SXB###C.吴某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绑架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刑法》第239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信用卡打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打入了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A.参见C。###SXB###B.参见C。###SXB###C.抢劫罪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绑架罪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不同。抢劫罪,行为人是带着向被害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被害人。绑架罪,行为人是带着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人质。本题中,甲是带着向乙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了乙,并没有带着向乙的妻子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抢劫罪。抢劫的财物是否直接来自于抢劫的对象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SXB###D.参见C。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信用卡打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打入了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A.参见C。###SXB###B.参见C。###SXB###C.抢劫罪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绑架罪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不同。抢劫罪,行为人是带着向被害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被害人。绑架罪,行为人是带着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人质。本题中,甲是带着向乙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了乙,并没有带着向乙的妻子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抢劫罪。抢劫的财物是否直接来自于抢劫的对象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SXB###D.参见C。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信用卡打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打入了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A.参见C。###SXB###B.参见C。###SXB###C.抢劫罪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绑架罪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不同。抢劫罪,行为人是带着向被害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被害人。绑架罪,行为人是带着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人质。本题中,甲是带着向乙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了乙,并没有带着向乙的妻子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抢劫罪。抢劫的财物是否直接来自于抢劫的对象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SXB###D.参见C。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信用卡打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打入了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A.参见C。###SXB###B.参见C。###SXB###C.抢劫罪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绑架罪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不同。抢劫罪,行为人是带着向被害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被害人。绑架罪,行为人是带着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人质。本题中,甲是带着向乙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了乙,并没有带着向乙的妻子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抢劫罪。抢劫的财物是否直接来自于抢劫的对象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SXB###D.参见C。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2、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信用卡打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打入了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A.参见C。###SXB###B.参见C。###SXB###C.抢劫罪的行为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绑架罪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劫持被害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主观目的不同。抢劫罪,行为人是带着向被害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被害人。绑架罪,行为人是带着向第三人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人质。本题中,甲是带着向乙勒索财物的目的而劫持了乙,并没有带着向乙的妻子勒索财物的目的,所以构成抢劫罪。抢劫的财物是否直接来自于抢劫的对象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SXB###D.参见C。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