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飞到月亮上去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登月已经实现。下列有关人类登月的说法有误的是()

A.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 1961 年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奔向月球

B.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1969 年在月球上率先跨出人类历史一大步

C.2013 年我国成功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送抵月球表面

D.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

答案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1961年乘“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奔向月球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飞到月亮上去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登…”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飞到月亮上去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登月已经实现。下列有关人类登月的说法有误的是()。

A.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 1961 年乘东方 1 号宇宙飞船奔向月球

B.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1969 年在月球上率先跨出人类历史“一大步”

C.2013 年我国成功将“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送抵月球表面

D.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千百年来,月亮一直是人类心中的梦想之境。思乡的情怀,探索的欲望,都交织在一汪皎洁的白月光中,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自西向东自转

B.月球自东向西公转

C.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相等

D.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包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多选题】共产主义社会是()

A.人类难以企及的“乌托邦”

B.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千百年来国人梦想的“大同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标志着人类终于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的是()

A.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B.1961年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太空

C.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

D.1973年空间实验室的发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将变为现实。 根据以上问题,回答2~3题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3.感情朗读课文: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

组词重点:里、月;多音字:只

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

分析部件:只、尖、里

字理识字:月

数笔画:在、见

编儿歌:只、尖

猜谜语:月

4.拓展识字方法:丁丁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比如说电视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广告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

6.游戏:猜猜他是谁?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写生字。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八、课外作业

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三)阅读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

(三)阅读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

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上个棚。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楼层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地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作者为什么把“窗子”比作“黎明的眼睛”?除此之外,文中还运用了哪些关于“窗子”的比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街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____.“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 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 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 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①④②⑥⑤

C.③④①⑥②⑤

D.⑥⑤①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作为新时代的石邮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去实现青春梦想呢()

A.要确立合理的目标和理想

B.坚持和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源泉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靠近梦想

D.正确的三观是实现梦想的基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原本属于全球公域的领
域被赋予了国际关系中的“新边疆”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