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预防主要是

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

B.加强保肝

C.加强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酸中毒发生

E.保护肾功能

答案
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人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B.肝性昏迷

C.导管感染脓毒症

D.糖尿病昏迷

E.代谢性酸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人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B.肝性昏迷

C.导管感染败血症

D.糖尿病昏迷

E.代谢性酸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A.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B.等渗性脱水

C.输液导管细菌滋生

D.肝功能损害

E.肾功能损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A.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

B.等渗性脱水

C.输液导管细菌滋生

D.肝功能损害

E.肾功能损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征,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预防主要是

A.开始一周内注意葡萄糖输注的浓度、速度和与胰岛素的比例

B.加强保肝

C.加强导管护理、无菌操作

D.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酸中毒发生

E.保护肾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哪项为肠内营养的绝对禁忌症。

A.胃肠瘘

B.短肠综合征

C.顽固性腹泻

D.肠梗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性患者52岁,空腹血糖经常超过11 mmol/L,用胰岛素治疗后突然出现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经检查心率120次/分,尿糖阴性,尿酮体阴性,血尿素氮正常,最可能出现:

A.高渗性昏迷

B.低血糖昏迷

C.尿毒症昏迷

D.酮症酸中毒昏迷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董某,女,40岁。2年来间断出现颜面和双下肢水肿,1周来因劳累后水肿加重,伴尿少,无发热。血压165/105mmHg。尿蛋白(),尿红细胞(),颗粒管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基本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控制该病人病情恶化的关键是

A.控制高血压

B.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C.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

D.严格限制水分摄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需要营养支持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当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无法达到目标量时,需使用肠外营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全球首创的全静脉营养案例“无肠女”是中国人。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