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①②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1 百善孝为先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4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5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6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利用一些从直线管理者或员工那里收集到的有关工作表现的特别事例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

利用一些从直线管理者或员工那里收集到的有关工作表现的特别事例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是

A排序比较法

B目标管理法

C强制分布法

D关键事件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收集恐龙的相关资料
。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段: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收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收集来的一张张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收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学习到《醉翁亭记》中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觉得欧阳修这句话不正确,欧阳修怎么知道禽鸟是乐的还是悲的呢?”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向学生讲明?()

A.你们要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情,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再仔细好好感悟感悟。

B.好,既然存在问题就要弄明白,同学们可以先去搜集一些有关欧阳修的资料.了解一下社会背景,然后你们再来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

C.怎么不可能呢,同学们可以试着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在树林里自由自在的飞翔.难道会不快乐吗?

D.同学们,我们一直在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欧阳修和众人娱情山水得以排遣抑郁,心情是快乐的,那么他看到的一切景物都会是快乐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没有老师们的鼎力相助,没有同学们的热情支持,我没有机会站在这个领奖台上

B.尊敬的各位专家,感谢你们莅临我校的生涯规划研讨会,请给予我们认真的指导

C.班会课上,班长动情地说:我殷切地期望同学们在今年的中考中都能心想事成

D.这件事你做得实在过分了,伤害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感情,我们是不可能见谅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你是学校班级的学生干部,你平常都是怎样展开工作的?大家对你的学生工作都是怎样评价的?A:
:你是学校班级的学生干部,你平常都是怎样展开工作的?大家对你的学生工作都是怎样评价的?

A:我开展工作的方式比较民主,因为我是生活委员,所以我在做一个事情前都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然后形成一个方案,给班级委员讨论,如果需要修改就修改一下,通过就执行。同学们还是很认可我的工作,毕业留言录上大家给对我的认可,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我四年的努力太值得了。

B:作为班长,我的角色其实比较不容易扮演,同学们都非常有主见,但也不能完全民主决定,否则就很难有定论,基本上,小的问题,我统一安排,大家如果没有太大意见就做。当然,事前的考察和方案非常重要,大家对你的信任是建立在你以前组织活动的基础上的,很幸运,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班长的任务,我班的同学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同学们都比较认可这四年的生活,侧面也反映了大家对这个班级,对我的认可。

C:我们是团队工作,比如举办班级的迎新晚会,我们文娱组和外联、社团都一起来做。每个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样常常很顺利就完成工作。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经验不足导致一些问题没有想到。我认为四年的文娱委员还是称职的,也给我很多经验。我完成了两次晚会的组织和协调,还加入了校舞蹈队。同学们都很喜欢我。

D:我的工作是学习委员,除了自己的学习要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我也会比较热心帮助,联系老师和教材,同学们还是很认可我的工作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请你从课程三维目标和生活化的角度对下面这个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案例(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掌握识别人民币的方法。

2、让学生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付钱,找钱的方法。

教具:课件。两种形式的人民币分成若干包,标明1号、2号钱袋的人民币,分发给各组负责人待用。学具: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张(个)。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实录)

师:(课件出示画面)小明妈妈准备做晚餐,发现没有了酱油了,怎么办?

生:去买。

师:用什么买?

生:钱。

师:同学们说的钱也叫货币。英国的货币叫英镑,美国的货币叫美元。谁知道中国的货币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好不好?

生:(齐)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活动一:认识人民币的面额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哪些人民币?

生:1角、2角、5角

生:2元、5元、10元、50元

生:100元、20元

生:5分、2分……

师:请同学们打开1号学具袋(纸、硬币的元角分各一张或个),认真观察,看这些人民币可以分几类?你是怎样认出它们的?(学生分小组活动)

(人民币的面额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数学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

生:分两类:硬币和纸币

生:分三类:元、角、分

师:(板书分类方法)那么你是怎样认出它的面额呢?

生:看数字,有数

生:还要看数后面的元角分

生:硬币还可以摸大小

生:纸币也有大小

生:看花纹……(充分让学生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知识能进行初步的归纳)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人民币,大家认一认。(屏幕出示,学生认识准确)

师:同学们都认识了人民币,会用吗?生(齐)会

活动二: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人民币面额之间的换算

师:(出示电脑画面,每瓶酱油1元6角)小明妈妈给了小明2元人民币,小明能帮妈妈买到酱油吗?请你试试看。

生:他用2元钱,买一瓶还剩4角。

生:还剩4角。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元是两个1元,先用1个1元,另一个1元用6角还剩4角

师:为什么1元用6角还剩4角?

生:因为1元等于10角。

师:这位同学想的对不对?(对)你还知道人民币之间的哪些关系?

生:1角=10分

生:2元=2个1元,5元=5个1元

生:10元=2个5元……(教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这里正确把握住了学生的起点能力,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学生已经知道了,就让学生自己把他知道的说出来)

师:用你刚才学到的知识填空:1元=()角,1角=()分,2元=()个1元,10元=()个5元,20元=()个10元,50元=()个10元(学生回答准确)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很好,休息一下并观察你手中的人民币,看看这些人民币的图案有一个什么共同点?(放音乐)

生:是国徽。

生:还有人民银行。

师:对。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爱护人民币

生:不撕坏

生:不在上面写出字

生:不乱花……

活动三:综合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师:请看屏幕上这几种学习用品,教师准备买来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请你试着买一样,看谁的付钱方法多(可以用学具2袋中的钱)。(学具袋2中是零钱)

生:买一支铅笔1角5分,付1个1角1个5分。

生:买一支钢笔2元,付1个2元。

生:1个练习本3角钱,可以付1个2角和1个1角,还可以付3个1角,还可以付6个5分。

生:买1块橡皮可以付5个5分,还可以付1个5角找回1个2角的1个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下列你认为没有承担班级责任的有()

A.作为班长,我要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事务

B.作为学习委员,我要做同学们的榜样,因此我只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

C.作为体育委员,我应当适时组织同学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D.作为班级普通的一员,我会努力学习,同时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彤彤性格内向,基本不跟其他同学交往,课间常一个人在座位上看书。罗老师对她说:你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你应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跟大家一起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罗老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B.罗老师注重学生主动发展

C.罗老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D.罗老师注重学生均衡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面不是《傅雷家书》中的名言的一项是()

A.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B.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C.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D.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点击查看答案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温馨提示
每个试题只能免费做一次,如需多次做题,请购买搜题卡
立即购买
稍后再说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赏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赏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赏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赏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